助推产业链发展,中船协来山东调研
发布时间:2022/07/13 文章来源:中国船舶报 刘志良
近年来,山东省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步伐,明确提出推进海洋工程装备等海洋新兴产业壮大、推进船舶制造等海洋传统产业升级,为打造国际领先的新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加快构建现代海洋装备产业体系、探索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供了重大机遇。
7月5日-7月8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一行围绕“全力以赴提振工业经济,助力船舶行业稳增长”的主题,专程赴山东省部分船舶工业企业及高校开展调研。调研组先后到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调研,并与各企业所在地政府主管领导及相关企业、高校负责同志座谈交流,详细了解船舶企业生产经营、疫情影响及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探讨合作解决方案,并听取了各会员单位对中国船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洋装备处处长贺强,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领导,潍坊市、威海市、烟台市工信局领导同志参加调研。
7月5日,调研组来到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理事单位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了潍柴重机大缸径材料成型中心、大缸径制造中心等。座谈会上,潍柴重机副总经理尹晓青对公司产品和当前的市场形势进行了介绍。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潍柴重机多措并举开拓市场,上半年国内船机市场总体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占有率,在深远海风电施工船、水上应急救援工程船、LNG动力散货船、LNG双燃料船、高端拖船、沿海运输船、内河运输船等市场均取得了重大突破,积极助力“气化长江”“气化珠江”战略的实施。目前,潍柴重机30-10000KW的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和发电机组产销能力持续提升,船机、发电机组市场已覆盖全国33省市,并出口到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保持研发高标准、大投入,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覆盖全功率段的船机产品率先达到中国二阶段排放要求,成为国内首个发布全系列中国二阶段排放产品的企业,持续引领行业排放升级;公司在新能源动力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潍柴重机党委书记、总经理傅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然持续发酵,原材料价格、油价不断上涨,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是公司当前经营的关注点,为应对配套产品采购周期延长造成的影响,公司采取了储备安全库存、建立应急生产秩序等方式,提升生产能力确保产品及时交付客户,也希望政府能够在确保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对企业供应链给予相应的政策保障。傅强表示,船用中高速柴油机市场目前仍然存在无序竞争的情况,“价格战”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他建议,国家应该鼓励有一定研发实力的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尝试使用国产配套产品替代进口产品,力争实现关键核心部件和技术自主可控。
李彦庆表示,潍柴重机在中高速船用柴油机市场取得这样的发展和成绩,为产业发展起了很好的先导作用。潍柴集团国际化的发展眼光,以发动机为核心进行上下游产业整合和横向的联合,彰显了发展的长远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强化制造过程的环保措施,在绿色制造上的努力应该得到行业的推崇;潍柴重机作为中高速船用柴油机市场“创新者”,前景可期,大有可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已经发布,中国船协正在研究如何进一步规范国内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7月6日,调研组到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参观了威海金陵将在今年9月交付的双燃料大型高端客滚船,详细了解了建造、配套、内装等方面的情况。座谈会上,威海金陵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和辉介绍了威海金陵的发展历程、发展战略和规划、绿色修造、数字化建设及国产化配套等情况。威海金陵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客滚船建造基地、建设中国领先的环渤海海洋装备维保中心”的目标,实施“精造强修”战略。截至目前已提前一周交付高端客滚船1艘,完成高端海工装备修改装7座。在研发设计方面,威海金陵整合国际资源,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形成了完整的客滚船研发链条,掌握核心的最新最前沿研发技术和手段,为争取新订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源泉。在数字赋能方面,威海金陵依托招商工业数字化资源,以服务主业为目标,打造数字化威海金陵,助力成为国内造修船一流企业。
李彦庆表示,威海金陵发展战略清晰、规划目标和相关措施符合实际,聚焦客滚船、PCTC船舶建造,抓住了市场复苏的机遇。威海金陵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提出“精造强修”战略,实现造修平衡发展,非常了不起。威海金陵绿色工厂的探索实践很有意义,绿色制造是大趋势,造修企业要以积极的态度担当社会责任。威海金陵供应链建设正在不断完善,是威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链主”企业,希望“链主”发挥作用,牵引国产设备与技术的更多应用。
7月7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到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单位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进行调研,参观了中集海工数字仿真实验室。座谈会上,中集来福士副总裁赵晖对中国船协在今年上海疫情期间对中集来福士的帮助表示了感谢。受疫情影响,中集来福士进口的相关配套产品在上海难以清关,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中国船协积极协调帮助中集来福士顺利完成了产品的清关工作,对恢复正常生产节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赵晖介绍了中集来福士在海洋油气装备、海洋渔业装备、海洋新能源装备等领域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取得的突破。他表示,今年以来,海工市场有了明显的回暖,中集来福士多艘自升式钻井平台都已经获得了租约。在海洋渔业方面,中集来福士与烟台市合作启动“百箱计划”,并已经交付了首批4座智能网箱;在海洋运输船领域,目前手持多艘汽车滚装船订单;在海洋新能源方面,中集来福士发起了“绿色践行者”倡议,助力国家“3060双碳目标”达成,积极拓展海上风电安装船、海上光伏等海洋新能源市场领域,中集集团与烟台市共同发起的“千万千瓦海上浮式光伏计划”也已经正式启动。
李彦庆表示,从高端海工装备到海洋渔业装备再到海洋新能源领域,中集来福士在转型的过程中,不仅保持了在海工领域的优势,同时利用技术和经验积累向大海洋产业延伸,成绩斐然。目前来看,中集来福士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完全有可能在保持自身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内、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7月7日下午,调研组一行到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理事单位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进行调研,现场观摩了蓬莱巨涛的导管架、模块等产品。蓬莱巨涛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刘东涛介绍了蓬莱巨涛的生产经营情况。目前蓬莱巨涛专注于海上风电导管架、海工上部模块的建造,订单全部来自国外。虽然受到了疫情、国际政治形势等因素影响,目前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生产节奏,订单排期已经排到了明年上半年。
李彦庆表示,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蓬莱巨涛在高峰期有8000多名工人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成绩靠的是对多作业面人力资源高效管理,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以效益和质量为导向,在生产过程中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增值比”等指标,这些都是中国船舶工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学习和借鉴。
7月8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到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单位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进行调研,参观了船舶清洁动力技术联合实验室、先进材料与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海龙详细介绍了烟台研究院的发展历程,目前正在开展的研发、合作项目,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目前,烟台研究院坚定聚焦“大海工”定位,深入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研产出,以科技赋能推动船舶与海工产业创新发展。
李彦庆表示,烟台研究院的定位和发展思路非常清晰,创新理念超前,组织方式符合实际,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取得成效,不仅为企业培养了科技人才,也使科研成果走出了实验室,实现了产业化。中国船协愿意通过高校企业的“双走进”活动,加强与烟台研究院的合作,开展创新技术筛选、搭建公用数据平台等,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把科技与产业真正融合起来。
调研结束后,李彦庆在烟台研究院的“拓海论坛”上以“励志做新时代船海业的创业者”为题为烟台研究院的教师和研究生们进行了一场生动的讲座。李彦庆从当前船舶工业外部环境“颠覆性”变化、海洋工程多元化发展、国际海洋政策治理重大变化、新技术变革推动产业形态加速演变等角度出发,指出当前船舶工业正处于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面对海事业绿色低碳和智能互联革命,正在树立新的奋斗目标。李彦庆勉励中国船海业新一代学子,要以创业者的心态面向未来,从现在起就要胸怀天下—树立世界眼光、立志超越—坚持创新弄潮、矢志不渝—保持学习温度、大道至简—坚定持正赋能。李彦庆希望莘莘学子在未来事业的奋斗历程中,要始终充满激情,拥有高尚情怀,学会换位思考,掌握喜乐密码,塑造不屈性格,培养专业能力。讲座结束后,李彦庆还与教师、研究生们进行了热烈互动,解答了他们关于专业发展、创新方向、就业目标、职业选择等方面的问题,鼓励立志于船海业的学子到科研生产一线去实现抱负。
上一篇:多个船海项目获得山东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