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船舶工业行业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开拓创新,船舶工业进入生产经营形势最好、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最高、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大幅攀升。列入统计范围的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38.5亿元,同比增长55%;工业增加值70.7亿元,同比增长66%;实现销售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利税24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90%。
二是造船三大指标再创新高。实现造船完工量69.3万载重吨,是上年同期2.13倍,翻了一番。新接造船订单580万载重吨,是上年同期的5.0倍;手持订单651万载重吨,是上年同期的4.5倍,订单金额474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1倍。骨干企业任务饱满,造船订单接至2012年。
三是产品结构加快优化升级。随着现代造船模式的加快建立和造船能力的提升,船舶产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全省手持314艘船舶订单每艘平均达到2.07万载重吨,是2006年的17.6倍,船舶生产大型化加快。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乳山造船有限公司等建成国内大型客滚船、不锈钢化学品船等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船舶。另外,批量化发展趋势明显。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承接了17艘18万载重吨散货船;黄海造船有限公司承接了30艘600箱多用途集装箱船、21艘2.8万载重吨重吊船和6艘客滚船;蓬莱京鲁船业公司承接了12艘7.25万载重吨散货船;威海船厂手持4艘9.25万载重吨散货船、7艘1300标箱集装箱船;西霞口船业公司承手持8艘1.25万载重吨多用途散货船。
四、产品出口增势强劲。全年船舶产品出口创汇6.2亿美元,同比增长85%,占全省机电产品出口3.5%,同比提高1.3百分点,成为我省出口机电产品支柱产业之一。青岛北海重工船舶有限公司、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青岛现代造船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手持出口船舶239艘,计632万载重吨、54亿美元,主导产品出口到德国、荷兰、希腊、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重点船型品牌效应开始显现,1300TEU多用途集装箱船、18万吨散货船、31000吨多用途散货船、5500DWT化学品船等成为出口主导船型。
五是海洋工程成为新的增长点。2007年,完成工业产值33.38亿元,同比增长102%;交付钻井平台3座、10万载重吨浮式储油加工船(FPSO)1艘、51185吨的圆筒形生产储油船(SSP)2艘、工程船2艘;生产FPSO上部模块20件(完工量3万余吨)、导管架完成钢材加工2万吨。目前,全省在建海洋钻井平台及其配套装备合同金额200亿元。烟台来福士船业有限公司在建海洋钻井平台13座,总金额25亿美元。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在建海洋钻井平台2座,中海油青岛基地在造FPSO上部模块、蓬莱巨涛重工有限公司导管架生产任务饱满,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已成为我省船舶工业新的增长点。
六是配套产品稳步发展。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60%;工业增加值35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销售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利税12.5亿元,同比增长62%;实现利润8.4亿元,同比增长40%。生产船用救生设备608台、钢板133万吨、中高速柴油机12395台/339万千瓦、风机9642台、锅炉933台,其中出口515台;船用锚链67015吨,其中出口40216吨;船用涂料5135吨、电缆106.7千米、航行数据记录仪406台、大型低速柴油机曲轴11根、船用高速柴油机曲轴676根、阀门2124吨、舵机10台,船舶配套产品稳步发展,制造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