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4月份,我国船舶工业保持平稳发展。工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重点监测船舶企业造船完工量同比大幅增长。由于船厂手中持有的订单数量较大,加上新建造船设施能力逐步释放,预计全年的造船完工量将比去年有较大增长。但是,鉴于新承接船舶订单寥寥无几,手持船舶订单连续7个月下降。金融危机对船舶行业的影响将在以后年份逐步显现。船舶行业下滑态势远未到底,形势不容乐观。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增幅低于上年同期 


 2009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774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568亿元,同比增长39.4%,比上年同期增幅下降18.1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1198亿元,同比增长46.9%,增幅下降3.7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167亿元,同比增长45.9%,增幅下降24.4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201亿元,同比增长4.6%,增幅下降7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754亿元,同比增长28.9%,比上年同期增幅下降37.2个百分点。


(二)重点监测企业工业总产值继续保持增长,


1-4月,船舶行业70户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85亿元,同比增长30.7%。按产品类别分,船舶制造产值681亿元,同比增长44.6%;船舶配套产品产值66亿元,同比增长29.2%;修船产值51亿元,同比下降27.2%


(三)重点监测企业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新承接船舶订单大幅下降


1-4月重点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706万载重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4%;新承接船舶订单 64万载重吨,比上年同期下降96%;手持船舶订单16559万载重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


二、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船舶市场持续低迷,手持订单连续下降


由于船舶市场持续低迷,新船成交基本停滞,造船完工量连续7个月大于新承接船舶订单,加上部分订单被撤消,截至4月底,我国重点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降为16559万载重吨,比3月份下降1.4%,比年初下降3.4%


(二)履约交船风险加大,撤销订单开始蔓延


国际船舶运力的严重过剩和运价的持续低位徘徊使航运企业盈利困难,船东推迟接船现象已经由年初的个别船厂、个别船型逐渐波及到部分船厂、部分船型,同时撤消订单开始蔓延。统计数据显示1-4月,我国重点监测企业累计取消船舶订单28艘,115万载重吨,比1-3月份增加1225万载重吨。这些被取消的订单,大多为2009年及2010年交付的订单,从订船的类型看,主要为散货船和集装箱船。4月份我国首次出现了由于船厂延期交船导致的船东弃船。


(三)造船合同重新谈判成为船东应对行情萧条的手段


随着造船市场新船订单需求长时间萎缩、新船价格快速下滑以及航运市场长时期低位徘徊, “合同重新谈判”成为“买方市场”下船东应对行情萧条的主要手段。我国已出现多例船东与船厂之间围绕更低的建造价格、推迟交付时间、推迟付款时间或改变支付方式以及修改船型等多方面进行的合同重新谈判。


 (四)船舶配套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冲击


船舶配套企业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冲击,撤单和延期付款的现象时有发生。据了解,有的配套厂的撤消订单比例已达到10%--15%,个别的还更多。这其中固然有去年上半年及以前市场火爆时,船厂为了争取主动在没有与船东签订合同前事先锁定的配套资源。但也同时反映船东对船厂的撤单正在悄然增多。


  (五)商品船成为部分地方船舶工业一大隐忧


在近几年船市火爆时期,江浙地区造船企业出现了无订单造船现象。一些企业在尚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采用民间集资等方式,租用船台建造“商品船”,在建造过程中或建成后寻找船东。这一方式在船市火爆时期为民间资本带来了较高收益,但随着船市下调,需求下降、船价下跌,商品船出售困难,据了解,该地区已有近10亿民间资金沉淀在商品船上,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六)船舶修理业产值大幅下降


1-4月份,受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到港船只大幅下降,船舶修理业务量急剧减少,价格继续低位徘徊的影响,船舶修理业产值下降较多。1-4月,全国重点修船企业修船产值51亿元,同比下降27.2%,其中出口产值45亿元,同比下降21.7%;重点修船企业改装船完工25/104万载重吨,比上年同期出现大幅下降。


三、预测及建议


未来几个月,油船、散货船及集装箱船市场需求仍将寥寥无几,预计市场仍以零星特种船需求为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二手船价格和转售价格远远低于同期新船价格,使得有需求的船东越来越倾向于购买二手船和转售船,新造船市场更加无人问津。


根据近几个月新船成交情况分析,我协会年初预计的今年全球新船订单量需要修正,有的专家预计可能会低于1000万载重吨,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警觉。长时间没有新船成交,连续7个月手持订单下降,预示着船厂后几年将面临开工不足,船舶工业产能过剩将于2010年提前到来,这使得目前有一些地区还要投资新的造船项目,成为十分不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