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王锦连 王文军
《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印发,是2006年《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颁布之后,我国船舶工业的又一件大事。《规划》出台对于船舶工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促进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船舶工业保增长、促发展的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
一、国家高度重视船舶工业的发展
船舶工业是为航运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综合性产业。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年我国造船完工只有86万吨,船舶工业广大干部职工,在邓小平同志“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指引下,顽强拼搏,走出了一条开放创新的自强不息之路。1994年,我国造船完工385万吨,占世界市场份额5.5%,排名上升至世界第三,此后连续十多年一直保持世界第三的地位。2008年,我国造船完工2881万吨,新接订单5818万吨,年底手持订单20460万吨,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29.5%、37.7%和35.5%,三大造船指标全面超越日本,仅次于韩国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造船大国,船舶工业也成为我国机电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航运市场急剧萎缩,我国船舶工业受到严重冲击。“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成为行业的主要困难。与此同时,产业发展长期积累起来的大而不强、重复投资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端产品竞争能力不强、船用配套设备发展滞后、海洋工程装备开发进展缓慢等深层次矛盾凸现。船舶工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8年11月,温家宝总理一周内视察了4家船舶工业企业,视察中温总理语重心长地引用雪莱的诗句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给我国船舶工业干部职工巨大的鼓舞。温总理同时指出,船舶工业的发展方向要“内外结合、军民结合、长短结合”,明确了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方向。贾庆林同志也亲赴船舶企业视察,并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有关领导在听取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我国船舶工业情况汇报时也指出:我们一定要咬牙挺住,要把支柱产业保住,把骨干企业保住;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手要快,要谋大局、想大事,保住当前才能保住发展。并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抓紧制定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央领导同志对船舶工业的关心和支持,极大地坚定了船舶工业广大干部职工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的决心和信心。
二、《规划》是船舶工业保稳定生产的及时雨
金融危机给我国船舶工业带来严重冲击主要表现在:一是新接订单急剧减少。2008年第四季度我国船舶工业月均成交30万吨,与前三个季度月均成交相比,跌幅达95%,2009年1-5月成交订单仅118万吨。二是企业融资出现困难。船舶企业资金贷款和获得保函难度加大,部分船厂生产陷入困境,船东融资也出现困难,一些船东要求撤单,甚至提出弃船。三是履约交船风险加大。随着航运市场的持续低迷,船东对造船要求更加苛刻,船舶企业将面临较大的推迟接船、撤单和弃船的风险加大。稳定船舶企业生产,避免出现生产断线,成为船舶工业的首要任务。对此,《规划》从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意见。
首先,《规划》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中,突出当前,提出要通过采取积极的信贷措施,稳定造船订单,化解经营风险,确保船舶工业平稳较快发展;要加强政策引导,扩大船舶需求;要积极应对推迟接船和弃船风险,防止出现大量撤单问题。明确今后三年船舶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力争2011年造船产量达到5000万吨。
其次,《规划》把稳定船舶企业生产和扩大船舶市场需求作为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明确要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大型船舶企业和航运企业按期履行合同,指导船舶企业加强生产管理,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造船质量和进度,保持生产连续性。要加快老旧船舶报废更新和单壳油船淘汰,积极发展远洋渔船、特种船、工程船、作业船等专用船舶,鼓励航运公司在国内订购新船。
第三,《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船舶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包括加大生产经营信贷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鼓励老旧船舶报废更新等,为保证我国船舶工业主要造船企业稳定生产、不断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规划》是船舶工业促长远发展的指路灯
突出当前、兼顾长远、标本兼治是《规划》的显著特点。针对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船舶工业深层次矛盾的凸现,《规划》对加快船舶工业结构调整,促进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部署,提出了综合性措施。
一是增强高技术船舶的市场竞争力。高技术船舶是指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气船、大型客滚船、万箱级以上集装箱船、大中型工程船、多用途船、化学品船等高技术含量的船舶,提高高技术船舶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船舶工业创新实力和技术水平。《规划》为此提出高技术船舶新接订单市场份额由目前的10%提高到2011年的20%。把提升高技术船舶设计开发能力作为《规划》的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增加高技术船舶科研经费投入、支持船舶企业和科研机构研发条件建设等措施。
二是支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现代船舶工业综合实力。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市场主要为韩国、新加坡等少数几个国家所占据。我国具有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的基础、资源和条件,随着国际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海洋工程装备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应成为是我国船舶工业战略重点。《规划》明确提出,要将海洋工程装备作为我国船舶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为建设造船强国和实施海洋战略奠定基础。提出要支持造船企业研发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海洋工程作业船等海洋工程装备,鼓励研发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力争海洋工程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要从目前的约5%提高到2011年的10%。
三是提高船舶配套设备本土化水平。配套设备的研发和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船舶工业做大做强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船用设备发展严重滞后于造船的发展,船用设备本土化装船率不足50%,部分设备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为此《规划》提出要采取加快新型船用柴油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甲板机械、舱室设备、通讯导航自动化设备的自主研发,提高船用配套设备水平,支持开展船用设备的技术改造,增加对重点配套设备的科研开发投入等政策措施,提高我国船舶配套设备本土化水平,到2011年,三大主流船型国产化设备装船率要达到65%,其中低速柴油机、甲板机械等设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要达到80%。
四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规划》针对我国船舶工业受前几年航运市场爆发式需求增长的影响,重复投资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提出要通过严格控制新增造船产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大型企业综合实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实施兼并重组,整合造船、修船、海洋工程装备生产资源,发展大型企业集团,促进船舶制造业和配套业的协调发展。《规划》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内容,既包括产品结构、业务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也包括产业组织结构、生产能力的调整。通过推进结构调整,保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产业振兴。
四、认真贯彻落实《规划》,为建设造船强国而努力
当前,各地区正在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正在按照《规划》明确的工作分工和要求,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船舶工业各单位正在认真学习贯彻《规划》。全行业期盼《规划》的各项任务和政策能尽快落到实处,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在贯彻落实工作中,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深刻认识当前形势,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国际航运市场复苏时间难以预计,对船舶工业的影响和冲击仍将持续,抢夺订单的竞争将越加激烈,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一定要把困难想得严重些,准备做得充分些。同时应该要看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船舶工业已经形成了原材料配套强、劳动力素质高、制造业体系完备等综合竞争优势,世界造船业正逐步向我国转移,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的决心和信心,抓住机遇,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精神,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巩固和提升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地位,促进我国造船由大到强的转变。
二是进一步认识增强企业竞争力是战胜危机、振兴产业的关键。《规划》的颁布,为船舶工业应对危机、促进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贯彻落实《规划》,战胜困难,促进长远发展,关键还要靠企业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推进结构调整,加强企业管理,促进技术进步,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决策水平,控制财务成本,最大程度地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三是正确处理好调整和振兴的关系。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规划》的深刻内涵,正确处理调整和振兴的关系。调整是手段,振兴是目的;调整是前提,振兴是结果。我国船舶工业在经历了多年高速增长后,必然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以解决产业发展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产业振兴,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奠定坚实基础,国际金融危机客观上引发了结构调整期的提前到来。但应该认识到,振兴不等于简单扩大生产能力,要坚决防止出现新一轮的重复投资和产能过剩。各地区要树立全局意识和长远观念,结合当地实际,发挥区域优势;企业要找准自身定位,充分利用《规划》提出的各项政策,加快产品和业务转型,该停的就停,该下的就下,该调的就调,该转的就转。
《规划》是我国船舶工业今后三年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我们相信,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刻认识当前形势,树立全局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切实贯彻落实《规划》精神,稳定船舶生产,加快结构调整,《规划》目标一定能顺利实现,为早日实现我国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