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东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为伊朗国家航运公司承造的2.8万吨多用途重吊船首制船正式开工,标志着伊朗国家航运公司批量化建造重吊船系列工程在黄海造船正式启动。据了解,在全球船业订单萎缩的情况下,2009年,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共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超过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黄海造船并非一枝独秀。2009年,在山东最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之一石岛,船舶制造企业进出口8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八成,其中出口4亿美元,同比增长50%。目前,石岛大型客滚船加工贸易订单数已占全国客滚船建造市场份额的60%。
多家造船企业代表将“执法严格、服务高效”的感谢牌送到了青岛海关,对海关的支持表示感谢。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为了帮助企业应对危机,解决订单萎缩、资金周转等困难,青岛海关出台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辖区造船企业,力保船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青岛海关所辖荣成海关,主动将船舶加工制造企业列为重点服务对象。船舶生产加工期较短,合同衔接紧凑,对通关时限要求较高,而且到货期多在节假日,如果不能及时通关,将导致巨额压港费用和违约金。荣成海关开辟假日通关快车道,实行“8小时以外预约办理业务”工作制度,保证辖区造船企业通关及时。针对不同类型造船企业备案进口料件特点,细化了备案料件分类,一对一指导企业办理备案手续;针对造船工期长的特点,给予企业2次以上的手册展期;建立应急保障跟踪机制,对造船企业在手册变更、延期,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专门人员跟踪服务,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疑难问题。
船舶加工制造业涉及的税品繁杂敏感,价格风险高,审价工作成为船舶加工制造监管的重中之重。青岛海关下发分类审价办法,专门为辖区造船企业量身打造了“经营审价”和“信用审价”,即对有信誉保障的造船企业货物先行验放,审价工作与企业经营生产同步进行,保证货物能够“当天到港、当天到厂”。
青岛海关利用远程闭路监控系统提高监管效率,在俚岛湾、石岛湾、马山湾、龙眼、马栏湾、靖海湾等六大造船板块的修造船重点企业,安装建设了6处远程闭路监控系统,实现24小时远程不间断监控,既“通得快”又“管得住”。
青岛海关还与重点造船企业签订关企合作备忘录,设立海关监管联络员,向相关企业宣传海关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企业守法经营意识,为辖区船舶修造企业提供合法竞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