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中国船厂的新接订单量达2600万载重吨,首次超过韩国跃居世界第一。同时,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超过40%,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部分发达国家由于成本等因素进一步退出主流船舶市场,而中国造船业所具有的技术、资金和劳动力综合优势将更加突出,迎接产业转移大有希望。随着船舶业的复苏,海洋工程市场也逐渐出现一片繁荣景象,2008-2012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预计需求为550亿- 600亿美元。在刚刚闭幕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上,本报记者就海工装备业向中国转移给国内船企带来的机遇等话题采访了TSC海洋集团董事长蒋秉华。
海工装备业向中国转移势不可挡
中国能源报:目前,海洋工程及海工装备行业很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蒋秉华:我们现在讲的海洋工程,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指的是海洋石油工程。世界上从海上第一个钻井平台开始作业、钻井到现在也有将近60年的历史了。这个产业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国内都是一个热点产业。为什么热,就是因为海洋石油热。
我们要想在海上开发石油,就必须有很好的装备,这与陆地不一样。在陆地的环境下,人不是处于特别被动的状态。在陆地上,也可以用比较简易的装备。但是在海上,尤其是深海,没有很好的装备就会一事无成。人处在海上就像蚂蚁处在沙漠上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要开发水深在3000多米的油气资源,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海上石油装备业在任何国家都是属于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含量的行业。
中国能源报:全球海工装备产业呈现什么趋势?中国企业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蒋秉华:造船业及海工装备业向中国转移是一件非常明了的事,这对国内企业是机遇。但是一些高端的产品目前还没有转移过来,像LNG-FPSO(天然气液化浮式平台)。
LNG-FPSO是在海上气田集钻井、采气、处理、液化、储存、运输于一体的一种船。一条单体的LNG-FPSO造价约为18亿美元,是目前海工装备里最高端产品。
我觉得中国船厂将来有希望做这些高端产品。我们的合作伙伴中集集团、烟台莱佛士船业公司已经在国际订购上以及技术准备上有所动作,将来他们一定会有所作为。实际上,中国船企在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深水钻井船上的成绩已经让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的船企感觉到了压力。
给中国企业带来难得赶超机遇
中国能源报:TSC海洋集团作为中国海工装备集团,在全球海工装备领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蒋秉华:以钻井船为例,从设计开始,设备供货商就要介入进去。这里边实际上有三大部分组成:一是需要有一个比较有名气的、在业界比较公认的设计公司来设计这条钻井船;二是要有很好的船厂,也就是海洋工程项目建造厂;三就是海洋钻井设备的供货商。
在总承包商领域,世界上有两大公司处于垄断地位,一个是美国的国民油井公司,大约占70%的市场份额;还有挪威的MH公司,大约占20%的市场份额。TSC海洋集团是新进入的公司,只占2%-3%的市场份额。但是不管怎样,我们是中国第一家接受国际钻井平台订单,包括全套钻井排管、钻井装备的供货商。
过去石油公司、船厂招标时往往只考虑美国国民油井公司和挪威MH公司。目前很多船厂、石油公司招标时也对TSC海洋集团进行了考察,尤其在我们收购了英国GME公司后,他们将TSC海洋集团列为第三考虑对象。现在我们是全球三个能够提供海上钻井平台全套设备全部解决方案的供货商之一。所以最近我们也接到了韩国船厂、新加坡船厂、印度石油公司等企业的招标通知。
中国能源报:作为一家中国企业, TSC海洋集团为什么特别强调国际化战略?
蒋秉华:海洋石油装备行业被欧美统治了大概60年的时间。设想一下,一条钻井船日租金在50万美元,整个海洋作业日费用在100万美元,对石油公司来讲所需要的装备是一个什么样的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TSC公司仅仅立足中国是不够的。
TSC是一家国际化公司,但中国员工占据集团的主要比例,我们的制造基地在中国有很大一部分,因为海洋石油工程具有国际化的特点,TSC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
实际上我们的国际化战略指的是利用统领全球的资源,作为中国制造的基础,扩大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的战略思想,而不是被动等客上门,低价批发。我们在某些方面要充分发挥全球化的资源优势,比如我们的设计中心和研发中心分别位于英国、美国和中国青岛。
中国能源报:在海工装备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下,TSC未来发展规划有何调整?
蒋秉华:我们只是在发展阶段,不可能一步到位,还是坚持找准主要产品和主要市场。这几年我们很少再碰陆地石油装备,虽然这个行业现在仍然很热。我们要集中人力和财力做海洋石油装备。目前,我们已做到为自升式钻井平台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实现交钥匙包全套工程。
深水设备要求性能更可靠,造价也更高。未来,我们希望在深水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将集中有限的人力和财力,力争尽早在深水领域有所作为。
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