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的沿海七市中,青岛无疑是老大,而位于半岛“龙头”上的烟台、威海两市,不仅地理相依,且都坐拥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发达的海洋产业,占据中日韩经贸合作的前沿,彼此几乎天生是一对竞争者。 

  同为蓝色经济区中的“深蓝”城市,烟台、威海两市近距离、同质化的竞争可能是互相杀伤,近距离、一体化的竞合才会形成互补,它们怎样做到“和而不同”呢?在日前青岛举行的“蓝色经济半岛市长论坛”上,烟台市常务副市长郝德军与威海市常务副市长赵熙殿“舌剑唇枪”,勾勒出其各自的“蓝”图。 

  烟台的“蓝”与威海的“蓝” 

  《中国经营报》:烟台和威海都以“深蓝”而自豪,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你们到底“蓝”在哪里? 

  郝德军:烟台地处山东半岛核心,横跨黄渤两海,海洋资源丰富,共有7 处海湾、72 个岛屿、2.6 万平方公里海域,所以我们要把海湾、海岛作为重中之重,让海湾成为蓝色经济“战略的依托湾、产业的依存湾”,让海岛成为洒落在黄渤海上的璀璨明珠。一句话,烟台要建设成为蓝色经济区的领军城市、连接中日韩的交通枢纽城市、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城市以及海岸带综合管理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赵熙殿:威海在蓝色经济区中扮演两大角色,第一个是“深蓝群”,威海三面环海,有约1000公里海岸线,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海洋经济是我们的重心,与海洋相关的造船、食品、旅游等产业都关联着“深蓝”;第二个是“先导群”,威海与日韩两大发达经济体隔海相望,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我们是山东半岛对外尤其是对日韩开放的桥头堡和先导区。 

  《中国经营报》:“深蓝”是你们共同的城市定位,你们如何凸显自身优势,既做到与青岛等山东半岛其他五个沿海城市有所区别,又能够有效协作,共同推动蓝色经济区的发展? 

  郝德军:烟台所处的战略地位,决定了我们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总体规划包括51个县市区,核心区是37个县市区,而烟台全境都纳入核心区,占了37个县市区中的1/3。同时,烟台是沿海七市中唯一横跨黄渤两海的城市,又是山东全省三大经济战略(即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叠加区。所以烟台发展的快与慢、好与坏,不光关系到我们自己,也直接关系到山东全省。 

  从目前的竞争态势来看,我们南有青岛,北有大连,做得好可以左右逢源,做得不好就受到前后夹击,因此我们要主动对接青岛,融入半岛,才能在蓝色经济区发展当中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赵熙殿:我觉得“蓝色经济”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海洋经济,它是海洋经济基础上的一个升级版。威海是一个外向型产业的城市,近两年受金融危机冲击,与江浙等东南沿海城市面临着同样的外向经济如何转型的问题。我们的对策是“小威海、大科技”战略。威海这个地方适合人居,更适合创业,会聚科技人才是威海的一大目标。 

  “深蓝”软硬实力大比拼 

  《中国经营报》:你们发展“深蓝”经济的愿景和规划都有了,那具体实施的基础条件如何呢? 

  郝德军:首先,从综合实力看,去年烟台GDP是3728亿元,在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名列第20位,可以说进入第一方阵了。在山东省内,我们的GDP排名第二,在青岛之后、济南之前。其次,从自身条件看,现在德(州)龙(口)烟(台)铁路改造及国际机场建设等四大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开工,再加上西港区的港口开发,将逐步形成公路、铁路、海运、空运的完善物流运输体系。再次,从产业发展看,烟台的涉海产业初具规模,去年产值达1100亿元,加上上下游相关产业,总产值大概相当于全市GDP的三分之一。 

  赵熙殿:我还是希望强调一下威海的“软实力”,就是科技创新方面的进展。我们“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目前与哈工大、清华、中科院等2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实质性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近几年又先后与96家科技企业和146家国家级研究所进行了紧密的合作,这些合作不是框架协议式的,是有实实在在的项目落地的。 

  当然威海做“深蓝”城市的硬件也非常好,以我们下辖的县级市荣成为例,如果说威海是一个“深蓝”城市,那么荣成就是“深蓝”的极致,是最蓝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呢?荣成是中国大陆陆地深入海洋最深处的城市之一,荣成的大陆海岸线在全国县级市里也是最长的,达500公里,占威海市的1/2,占整个山东省的1/6,占全国的1/36,荣成水产品年均产量120万吨,占全国的1/20,占山东的七成,这好几个“最蓝”了。此外,去年荣成GDP达到61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3亿元,在长江以北的县级市当中,依然排名第一。 

  中日韩合作 “两蓝”争先机 

  《中国经营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近年来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你们如何抓住这个机遇? 

  郝德军:日韩两国都是烟台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和市场。韩国是烟台第一大对外贸易伙伴,2009年我们的对韩贸易额是84.4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近四分之一,占山东省对韩贸易总额也是四分之一左右。今年1~4月份,烟台对韩国进出口额33.3亿美元,同比增长接近五成。目前烟台有韩资企业3000多家,实际利用韩资大约是45亿美元,在前来烟台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中,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均列香港之后居第二位,投资涉及服装、轻工、电子、机械、汽车、食品、建材、海运等行业。 

  日本是烟台第三大贸易伙伴,2009年我们对日本进出口贸易额为52.8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超过15%。截至2009年,累计新批利用日资项目1055个,合同外资30.2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4.3亿美元,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伊藤忠商事、日商岩井、电装、丰田通商、矢崎、本田商事等日本大商社都在烟台有投资。 

  下一步我们计划调整引资重点,提升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层次和水平,围绕船舶、石化、冶金、核电、葡萄酒、生物制药等潜力产业和环保节能、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要把握与日韩贸易变化的趋势,深入挖掘市场潜力。 

  赵熙殿:我就以造船业为例,2009年山东全省计划造船200万载重吨,威海一地就完成90万载重吨,几乎占了全省造船业的半壁江山,其中韩资企业功不可没。 

  韩国是公认的世界造船业大国,自2000年底韩国三进株式会社投资近3000万美元在威海成立船厂以来,多家知名韩资船企纷纷涌入威海,生产大型船体及配套设备。在韩资船业与本地船厂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仅荣成一地能造万吨级船舶的船厂就有12家,产能占山东省的1/3,按规划到2012年,当地船舶零部件配套率和船舶配套率达到20%,销售收入就能达到500亿元。


    我们还将主动与韩国设立的环黄海经济自由区进行对接,积极争取设立保税港、保税区,实施港区联动,建设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大港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开放区。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