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荣成水域条件好,水深,海岸线长,并且正处于中日韩三国造船工业“金三角”的中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针对荣成船舶行业的现状与特点,业内专家为荣成船舶工业的发展支招:在特色领域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改进造船工艺与方法,提高设施设备的工作效率,唯此才能把荣成造船业真正做强。
荣成船舶工业创新发展座谈会日前在石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参加2010年中国(荣成)船舶工业创新发展论坛的10多名国内造船业专家出席了座谈会,为荣成船舶工业的发展支招。
经过多年发展,荣成的修造船产业初具规模,日益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荣成拥有各类修造船企业40多家、船舶配套企业50多家,年造船能力达到100万载重吨,可以生产大型集装箱船、客滚船、重吊散货船、游艇、现代渔船等15大类30多个品种的船舶,黄海造船、神飞船舶、荣成造船工业公司等5家企业被列为山东省重点造船企业,600标箱多用途集装箱船、2.5万吨客滚船等15种船型被山东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列为优质船型。今年上半年,荣成造船完工量23万载重吨、船段完工量1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2%和110%。
在实地考察了部分造船企业后,针对荣成船舶行业的现状与特点,与会专家进行了专业深入地分析,对荣成船舶行业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特色就是生命
荣成水域条件好,水深,海岸线长,并且正处于中日韩三国造船工业“金三角”的中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占山东船厂数量1/4的荣成造船业是山东造船业的典型代表。
不可否认,中国造船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在规模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是江苏、辽宁、上海等地的造船业。与这些省市相比,山东造船业的规模处于滞后状态,因此,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山东没有必要在造船规模上与其他省市竞争,而是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
针对荣成船企的实际情况,中国船舶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彦庆认为,船舶企业在参与造船业竞争时要重点发展中小型船、特种船、支线集装箱船等船种的制造,以打造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不宜与大型优势企业硬碰硬地竞争。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发展,荣成造船业已有了行业龙头,像黄海造船厂建造的金枪鱼钓船、多用途船、邮轮等特色船只都很有前途。在这次座谈会上,有专家建议荣成大力发展游艇制造业,策化好游艇相关产业,扶植发展一批游艇建造企业,找到一条适合荣成游艇业发展的路子。
专家认为,荣成造船企业的特色船在吨位上比不过外地同类企业,但只有在特色领域上下功夫,才能找到出路。
重视配套产业
山东必须紧紧围绕一些特色企业,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才能把造船业真正做强,这是与会专家的共识。
就荣成而言,造船业的特点是小、散、弱。浙江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李仁鑫指出,荣成应立足自身实际条件,扬长避短,找出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模式。对于那些规模小、整体技术含量还比较低的企业,投资应该有目标,建议实行“错位竞争”,着力发展配套产业,而不是搞整船建造,这样既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也能够避免钢材及零部件等成本的浪费。
在发展配套产业的同时,荣成还应加强与国内其它省市相关配套企业的合作,以提升竞争力,拓展利润空间。李彦庆认为,企业不应把配套产业的合作目标仅仅局限于当地市场,应该瞄准环渤海及长江三角洲两个地区。李仁鑫建议,由于目前造船的利润空间已十分有限,相比而言修船成本较低,因此荣成可以大力扶植修船业的发展。
提升研发能力
威海船厂数量占山东的1/3,荣成船厂数量占山东的1/4,但这些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实力较薄弱。
实地考察了荣成的几家造船企业后,中船协现代模式专家组组长韩大展就直接指出,作为造船企业,不应该一味地通过增加船坞等设备的数量来提高生产能力,这样盲目扩张,不但极大地增加了成本,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造船企业应通过改进造船工艺与方法,来提高设施设备的工作效率。
工艺方法的改进对于船企发展非常重要。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院长蒋志勇认为,没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荣成造船企业的发展就会很困难,如果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就能够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就会得到明显提升。
在这方面,日、韩等国造船企业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在内部管理经营方面,应该通过挖掘内部潜力,做好计划、生产、成本方面的管理工作,进而提升软实力,达到低成本扩张,以此来转变造船业的发展模式,实现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技术是当前造船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技术水平上去了,企业的发展水平也会相应提高,而提高技术水平的关键,就在于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周振柏建议,各造船企业要重视科技创新,制定相应发展规划,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人才为己所用,充分发挥产学研的促进作用,加强与国内船舶设计院等机构的合作,注重校企联合,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加大扶持力度
在造船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汪国平认为,作为当地政府,应该协助做好企业的布局调整,重点扶植龙头型大企业,并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然后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支持并引导其为其他大厂家做好配套工作;对于那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当地政府应鼓励其转产,或者由较大企业兼并,使其成为船段加工厂及舾装加工厂等。
在资本方面,江苏省政府积极推动企业上市,目前江苏省五六家船舶企业已经上市,而山东主要靠自我积累去发展,这样很难。在政策方面,江苏的船舶按照建造速度退税,而山东还是船舶交付后再退税。此外,江苏省船舶展位费也是100%政府补贴,而且他们对船舶工业的形势、走势了如指掌,这些都是荣成乃至山东省应该学习的。山东省国防科工办船舶处董文照处长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同时,专家指出,由于造船业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要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作用打造好品牌。还要培养一批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船东资源,保证企业长远顺利的发展。另外,要培育、建立一些社会服务机构,做好配套设施建设,为造船企业提供设施设备、融资等方面的帮助与支持。
张广钦进一步指出,目前,全国的造船业都面临发展的瓶颈,山东造船业应逆势而为,通过进一步提高造船业的科技含量,发挥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产学研联盟作用,在低碳、绿色造船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并将其发展壮大。
来源: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