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河水运发展战略将成就1.9万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




我国内河航道建设实现大跨越









长江下游东流航道整治工程。



我国平原河流上的第一座控制性工程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全貌。


    引言
    我国拥有丰富的内河水运资源。如今,内河水运已成为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目前,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4万公里,其中可通航千吨级船舶的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9085多公里,大水运大航道格局已初步形成,全国内河航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展现我国内河水运成就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打破内河水运发展“瓶颈”,建设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 中央领导多次批示 内河水运建设得到高度重视
    内河水运具有占地少、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安全性高等优势。加快建设和发展内河水运,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污染物排放,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我国水运发展,并多次就水运发展与建设做出重要指示。
    温家宝总理针对长江水运发展问题两次批示:“长江航道建设要加强,要制订总体规划”,“关于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带动两岸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许多地方部门及专家学者提出过宝贵的意见,此事应该列入议事议程”;针对京杭运河发展问题,2007年温家宝总理两次指示:“京杭运河堵航问题应该及早解决,请交通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方案”,“要把京杭运河综合治理,特别是航道、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列入议事议程,会同交通、水利、环保等部门以及有关地方,充分论证,抓紧制定规划,并按程序报批,以进一步发挥京杭运河的水运作用”。李克强副总理批示:“要对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开发长江水运潜力,带动区域发展”。
    2009年12月张德江副总理调研长江航道,并在武汉召开了全国内河航运发展座谈会,强调要把内河水运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促进内河航运快速发展、协调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0年8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工作,会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


    B 以“两横一纵两网”为重点 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我国大江大河横贯东西,主要支流纵穿南北,水网地区河道密布,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交通部提出从“八五”开始,用几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建设“三主一支持”的长远规划设想,其中包括内河水运主通道、港口主枢纽布局规划,为指导内河水运发展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内河航运工作会议上,交通部建立了内河航运建设基金,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以“两横一纵两网”为建设重点,资金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实施了一批航道、港口建设项目,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并取得突破。
    2007年,国务院批复了《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提出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与淮河水系、黑龙江和松辽水系等水系,形成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18条主要干支流共1.9万公里高等级航道(简称“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和28个主要港口布局,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内河水运发展的思路与建设重点,为加快内河水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9年,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对长江航道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组织编制了《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并经国务院领导审阅同意,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中央用于内河水运建设的资金也大幅度提高。
    2010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了加快长江水运发展的专题研究工作,并向国务院做了专题汇报。2010年8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工作。
    “十一五”期,内河航运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内河建设规模达历史最高水平。内河通航千吨级船舶以上航道达到9085公里,数字化、智能化航道建设步伐加快,长江干线航道开始系统、全面治理,完成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达到12.5米水深的治理目标;基本建成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


    C 内河航道延伸与扩展 助推流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内河水运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十一五”期以来,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带动流域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家重点对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和京杭运河等航道进行了整治,实施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加快长江三角洲航道网和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建设,在主要支流进行梯级渠化;加强内河港口集装箱、煤炭、矿石、油品等专业化码头和万吨级以上泊位建设;对老旧运输船舶进行了淘汰和更新改造,推进京杭运河和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基本形成了以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航道网和珠江三角洲航道网为骨干的“两横一纵两网”内河航道网。
    长江干线成为连接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水运大通道,成为世界上运输最为繁忙和运量最大的河流。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同步延伸至江苏太仓;长江干线重点碍航滩险得到了初步治理,芜湖以下最小维护水深已提高到7.5米,提前实现规划目标;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最小维护水深由2.9米提高到3.2米;三峡库区基本实现通航万吨级船队的目标,长江黄金水道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西江航运干线达到了三级以上航道标准,其中贵港以下河段已达到二级以上航道标准,可通航2000吨级以上船舶,西江航运干线已成为沟通西南与粤港澳地区的重要纽带。
    京杭运河通航条件显著改善,苏北段二级航道和船闸扩容工程已基本完成,提前实现规划目标,江南运河“四改三”工程全面推进。京杭运河已成为我国“北煤南运”的水上运输大动脉。
    长江三角洲航道网和珠江三角洲航道网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大规模展开,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基本建成,在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更加凸显。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右江、松花江等高等级航道航电枢纽、梯级开发稳步推进,航道条件有较大改善。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长江、珠江、京杭运河、淮河、黑龙江和松辽水系为主体的内河水运体系,内河水运的服务腹地有了较大的延伸和扩展,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为促进和带动流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内河航运焕发新的活力。


    内河水运发展战略 将成就1.9万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
    2011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加快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内河水运又好又快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意见》提出,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建成比较完备的现代化内河水运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运输效率和节能减排能力显著提高,水运优势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精神和要求,2011年3月,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并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中,把加快内河水运发展作为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确定为“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力争在内河高等级航道、规模化专业化港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和船型标准化、内河水运信息化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内河水运发展总体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到2015年,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较2010年增加3000多公里,港口吞吐能力增加13亿吨,船舶平均吨位提高67%,单位运输成本较2010年降低10%,与陆路运输相比新增周转量每年可节约运输成本1370亿元。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通航条件显著改善,通过能力明显提高,长江干线煤炭及铁矿石运量超过7亿吨,京杭运河煤炭运量达到1.4亿吨,西江航运干线煤炭及水泥运量超过5000万吨,对沿江(河)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目前,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交通运输部对进一步加快内河航运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初步工作思路,即在今后5至10年中,建设畅通的高等级航道;加快内河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区重要港口港区建设;加快船舶运力结构调整,优化运输组织;加快建设长江干线现代化水上安全监管和应急救助体系,强化重点水域和危险品运输、滚装运输、水上客运、渡运的安全监管和治安防控能力建设;加强航道养护装备和应急保通能力、管理信息化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规划到2020年,全国内河水运量达到30亿吨以上,1.9万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达到规划标准,长江干线成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对外开放的通道和优势产业集聚的依托;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区重要港口建成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港区;运输船舶实现标准化、大型化,长江干线运输船舶平均吨位超过2000吨。“十二五”期是内河水运大建设、大发展时期,也是历史上内外部发展环境最好的时期,内河航道建设项目的推进,必将揭开现代内河水运发展的新篇章。


    相关链接 数字看航道
    ●建国以来,全社会内河航道与港口建设完成投资201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57亿元。
    ●“九五”和“十五”期内河航道与港口建设完成投资分别为230亿元和328亿元。
    ●“十一五”期,内河水运建设共计投入约1000亿元,是“十五”期投资的3倍多,实现了国债资金首次用于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
    ●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内河水运建设总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是“十一五”期的2倍,其中中央投资450亿,是“十一五”期的2.7倍。

 
来源: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