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由原潍坊柴油机厂境内外投资者发起设立,是国内第一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动力传动系统企业,是当前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动机制造企业。 公司于2004年3月在香港上市,2005年8月收购原湘火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并在2007年4月通过定向增发、换股吸收的方式,注销湘火炬公司,重返内地A股再上市。2009年先后重组扬柴和法国博杜安公司。目前潍柴动力已经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重型卡车、动力系统和汽车零部件三大业务平台的企业,在国内构筑起了最完整的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和驱动桥在内的动力系统总成产业链,形成了以潍坊为中心的商用车和工程机械用动力产业基地,以西安为中心的重型卡车和传动系统产业基地,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功率船舶及工业发电设备产业基地,以扬州为中心的轻微型卡车动力产业基地。 潍柴动力母公司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00多人,专门从事整车、动力总成和零部件的研发工作,拥有现代化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及国内一流水平的产品实验室,设有“博士后工作站”,在法国、奥地利、美国、潍坊、上海、重庆、杭州、西安等地建立了研发中心,确保企业技术水平始终跟踪世界前沿。依托全球领先的研发平台,企业先后承担、参与了10个国家“863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产品和技术授权专利385项。其中高速大功率“蓝擎”发动机达到国四、国五排放标准,在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等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特征描述 近十年来,潍柴动力依靠在企业战略、机制与体制、科技体系建设、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市场营销服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持续创新,及时抢抓市场机遇,实现了“超常规、跨跃式”科学发展,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发展为目前中国第一动力品牌和国内最大、效益最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同时,也成为全球10升以上发动机销量最大的企业。 近三年,公司各项经济指标与市场份额一直保持高位、高速增长。2008年,公司集团销售收入就达到了491亿元,2009年达到523亿元,2010年前10个月累计销售收入730亿元,全年预计870亿元。2010年公司全年发动机销量有望达到15万台,在国内排量8升以上重型共轨发动机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0%,在国内重型装备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细分市场的是重卡与(50)装载机,公司在该两市场的占有率一直稳居36%和80%左右,遥遥领先于对手、稳居行业首位。 2009年,公司完成科技成果485项,完成省级新产品鉴定7项。其中,“重型商用车电控柴油机开发平台及蓝擎系列柴油机”获200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创新经验–––研发支撑体系建设 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产品试验中心和国家商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牵头成立了国家商用车与工程机械新能源动力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初步建立了欧洲、美国、重庆、上海、潍坊、杭州、扬州“三国七地”研发平台,为实现“打造国际一流水平企业研发体系”的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中企业自建的七个研发中心是自主创新的核心,承担了企业主要系列产品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校企联合与政企联合建立的研发平台则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优势和政府的资源优势在基础研究、行业共性技术等方面进行联合攻关;研发共同体则充分利用产业链上的优势资源进行链合创新。 1)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和运行机制 先后同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研)企合作关系。一是广泛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二是对企业技术开发人才联合开展培训和再教育。 2)最近一个统计年度的研发投入和实际效果 2009年,潍柴动力母公司在运行公司科研项目202项,承担省级项目22项、国家级项目5项,完成7项省级以上新产品鉴定验收,研发总投入为76385万元,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4.8%。同时,国家商用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商用车与工程机械新能源动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先后通过国家科技部审批,彰显了潍柴行业领军者的地位。
–––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知识产权总体战略是以有效制度促进创新并尽快将创新转化为知识产权;系统化挖掘、注册和管理自有知识产权;全面保护自有知识产权不被侵权,同时不侵犯他人权利;进一步把握知识产权法制环境的变化,确保在时代发展中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全面实现以控制、竞争、变化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战略目标。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组织体系主要分专利和商标两大部分,其中专利管理的主管部门是技术中心,主要负责公司专利开发和保护工作,主要内容涉及:专利的申报及评审、专利培训、专利检索及分析、专利维护、专利数据库的维护及更新、专利许可及转让等。商标管理的主管部门是法务部,主要负责办理商标注册申请、续展注册、转让注册、使用许可,以及对侵犯公司商标专用权等行为的调查处理工作等。 为加强和规范公司的专利管理和商标管理,公司制定了《专利管理办法》和《商标管理办法》,用以指导公司的知识产权工作。另外技术中心还制定了《专利申报与评审制度》、《专利信息管理利用制度》、《专利检索与分析制度》、《专利保密制度》、《专利评估与维护制度》、《专利档案制度》等,用以指导技术中心的专利管理工作。 2009年,公司累计申请专利达571件,其中发明专利59件,占申请总量的10.3%,累计拥有授权专利385件,其中发明专利12项。累计拥有国内注册商标413件,国外注册商标135件。2005年9月,潍柴动力获得“中国名牌”称号。2006年6月1日,“潍柴”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每年都被评为潍坊市知识产权先进单位以及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
–––人才队伍凝聚 人才战略的总体战略是要高度重视人才规划,建立面向全球的人才引进机制,在未来5年内以市场机制引进100名博士、1000名硕士;要完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持续学习的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全员素质提升和技能培训;要加强各级管理团队建设,引进高层次的职业化复合型人才;要建立唯才是用、业绩导向的选拔任用机制和奖罚分明的人才激励机制。 具体措施如下: (一)创新人才引进形式,放眼全球吸纳人才。除了大量引进相关经验丰富的海归人才外,公司还高薪聘请康明斯、菲亚特退休的高层人士Moore,Operti为我所用。另外,公司还出资240万美元聘请康明斯退休的4位高管(工厂管理、技术、物流、质量)帮助潍柴开展运营体系优化项目(WOS项目)。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自主培养人才。二是搭建各系列人才职业晋升体系。三是形成以培训效果为导向的培训机制。 (三)深化用人体制改革。一是立足企业特点逐步建立各级人才评价体系。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模式。三是针对不同类别的人才制定专用的考核政策。 (四)强化评价激励措施。2010年下发了《潍柴科技人才激励政策》,从住房补贴、岗位晋升、突出贡献等六方面进行激励。 目前,共引进本科以上高层次各类人才2000余人,初步建立了以任职资格为导向的员工培训体系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成功引进47名海归人才回国创业,使企业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公司有山东省“万人计划”专家一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正在申报中。高管团队成员中,15%以上拥有国际大公司从业背景,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品牌塑造与市场营销 潍柴品牌通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品牌体系,该品牌体系即包含潍柴动力这个企业品牌,同时包含“蓝擎”、“博杜安”等新的产品品牌和“服务新干线”这个服务品牌。 从2003年起,公司与凤凰卫视共同开发的“潍柴动力–––凤凰大视野”栏目享誉海内外。同时,公司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方针,在行业内的各大专业网站、报纸、杂志以及全国重点销售地区户外路牌等媒体进行了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传播,加大潍柴动力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企业创新文化建设 2007年,公司谭旭光董事长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提出以“包容、沟通、责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理念,全面实施文化重塑工程。“包容、沟通、责任”,即发扬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创造全面沟通的文化氛围;用责任打造我们的事业。 公司确定以变“文化提升”为“文化落地”,变“文化特色”为“文化融合”,变“文化交流”为“文化认同”,变“文化约束”为“文化支持”的实施意见,从策划、制度、活动三方面创新思路,做好文化重塑工程;以“一元为主,多元发展,阶段建设、注重实效,以人为本、人企共进,领导带头、指导实践,秉承借鉴、改革创新”为原则,有序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公司多措并举,保证企业文化落地。一是通过实施岗位创新业绩考核,组织职工科技创新成果评选等多项举措,坚持务实创新,鼓励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二是在公司内外部成立企业文化研究会、开通董事长博客、800热线等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谋求诚信共盈,畅通沟通渠道;三是创建以“岗工+绩效+创新”的工资制度,营造员工发展“软环境”;四是坚持“4+2”管理模式,追求高效卓越,提升工作效能。 为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营造全员创新氛围,2010年举办了技术比武、创新成果展、“五小”成果征集等一系列创新活动,其中,职工创新成果展最为突出。展览共分工人技术革新成果、科技创新成果、管理创新成果三个部分,通过征集评审、展板制作、表彰奖励、展出交流四个阶段,集中展示了2005年以来广大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取得的技术革新成果。 潍柴注重以技术创新推动节能减排,率先在国内研发唯一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蓝擎国三排放标准柴油机,储备欧Ⅳ、Ⅴ发动机技术,成为国内柴油机行业唯一获得“重型发动机产品环保生产一致性免检”荣誉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