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4日,对于刚刚进入“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山东半岛来说,未来的发展之路开始迈出新的一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既是开局之年获批的第一个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体、兼顾海陆统筹的区域发展战略。
一纸规划串联七地市 按照规划,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截至2009年 ,区内总人口3291.8万人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138元。为进一步增强腹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规划》将山东省其他地区作为规划联动区。 规划还提出,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海陆统筹的原则,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两个增长极;优化海岸与海洋开发保护格局,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优化沿海城镇布局,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团,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
一核 青岛领航高端海洋产业 根据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框架的空间布局,区域内既相互协作又各有分工,形成了“品”字形的发展格局。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既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又是“品”字形发展格局中的重头戏。 规划认为,提升核心区域的发展水平,对于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总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按照区域分工,核心区域将以青岛为龙头,以烟台、潍坊、威海等沿海城市为骨干,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好、科研力量强、海洋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外向度高、港口体系完备等方面综合优势,着力推进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 如果以上描述仅仅为核心区域定下了发展目标的话,那么规划还为实现这些目标指出了突破口。规划提到,核心区域要加快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推动海洋生物医药 、海洋新能源、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加快提高园区(基地)集聚功能和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推动现代渔业、海洋工程建筑、海洋生态环保、海洋文化旅游、海洋运输物流等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 ;加快提高技术 、装备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推动海洋食品加工、海洋化工等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 。
两极 南北壮大提升整体实力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既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又是托起核心区域的两处基石。 规划认为,加快培育壮大南北两个增长极,对于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协调发展,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来说,滩涂和油气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无可替代,环境友好型的海洋产业也将在这里兴起。 规划指出,该区域将建设一批大型生态养殖渔业区,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加强油气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 ,加快发展海洋先进装备制造业、环保产业;大力发展临港物流业、滨海生态旅游业等现代海洋服务业,培育具有高效生态特色的重要增长极。 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则依托日照的深水良港,充分发挥腹地广阔的优势。 按照《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积极推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集中培育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油气储运加工等临港工业;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密切港口与腹地之间的联系,加快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加强日照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把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
三带 三条保护带绕“海”做文章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品”字形发展格局的外围,还规划了海岸、近海、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用来优化海岸和海洋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进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促进海陆产业互动发展,进一步增强海洋经济对陆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其中,海岸开发保护带是指从海岸线向陆域10公里起至领海基线(内水海域界线)之间的带状区域,其中内水面积3.59万平方公里,具有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海洋产业发达、人口城镇密集等特点。按照优化开发、强化保护的原则,明确岸线、滩涂、海湾、岛屿等空间资源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打造海州湾北部、董家口、丁字湾、前岛、龙口湾、莱州湾东南岸、潍坊滨海、东营城东海域、滨州海域九个集中集约用海片区。 而近海开发保护带,则指从海岸开发保护带外部界线向外12海里宽的带状区域,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能源、矿产等资源,是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的重点区域。 按照重点开发、合理保护的原则,加快海洋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壮大海洋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筑等产业。此外,还将全面规范近海开发利用秩序,扩大人工放流和底播增殖规模,严格执行禁渔期和禁渔区制度。并推行清洁生产,防止海上油气矿产开采、船舶航行、海上倾废等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 远海开发保护带的范围是从近海开发保护带外部界线至专属经济区外部界线的带状区域。由于此区域海洋生物、海底矿产等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是海洋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战略区域。按照维护权益 、有序开发的原则,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发展海洋捕捞、海底能源矿产开发、海洋工程建筑等产业。同时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切实履行保护海洋环境的国际义务和责任,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平衡。
三组团 城镇组团协调发展 规划指出,在充分考虑山东半岛各城市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按照城镇体系合理布局的总体要求,今后将完善区域内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支持烟台、潍坊成为较大的市,促进青岛–潍坊– 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团协同发展,打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群,为海洋经济集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青岛–潍坊–日照组团在该组团中,规划提出,将充分发挥青岛的区域核心城市作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西海岸经济新区,构建环湾型大城市框架,大力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 、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国际海洋科研教育中心、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海上体育运动基地,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扩大潍坊 、日照两个中心城市规模,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潍坊连接主体区与联动区的枢纽作用,重点发展海洋高端高效产业;日照重点发展现代临港产业。加强潍坊 、日照与青岛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对接,完善一体化合作发展机制。
烟台–威海组团 该组团将加快推进烟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烟台、威海的中心城市地位,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统筹组团内各层次城镇的发展,加强组团内产业分工与协作,推进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与日韩经贸联系密切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海洋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对外开放平台和我国北方富有魅力的滨海休闲度假区。
东营–滨州组团 规划提出,将合理扩大东营、滨州的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强组团内城镇和产业的分工与协作,突出高效生态和海洋经济特色,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建设特色海洋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环渤海地区新的增长区域和生态型宜居城镇组团。 |